甲i醇如果以可燃氣體對待,爆i炸下限5.5%(V/V),報警值設置為25 LEL%,換算為體積分數5.5%*25%=1.375%=13750ppm,遠高于有毒報警上限35ppm。所以甲i醇應該設置有毒氣體報警器來檢測。
按照“同一種氣體,既屬可燃氣體又屬有毒氣體時,應只設置有毒氣體檢(探)測器”原則,應首先考慮有毒氣體檢測報警。
但在實際工作中,如何選擇還需要結合現場實際情況。對于存在跑冒滴漏的一般工廠區域,有毒氣體檢測報警值低,略有泄漏即報警,天天都是“狼來了”,為不影響生產,操作人員索性關閉報警,則帶來更大的隱患。因此,只有泄漏量控制好了,ppm報警i方能凸顯其作用。
按照GBZ/T 233有毒氣體的設置原則4.1.1 “高毒/劇i毒氣體必設”無爭議,其它有毒氣體是“大量泄放/易于聚集”的場合。建議結合場所條件、氣象條件、操作人員的操作方式、巡檢頻次等,來綜合評估風險程度。敞開式、通風條件好的場所按可燃設置是適宜的,而室內、封閉半封閉等泄漏氣體不易擴散及人員出入頻繁的場所,則應設為有毒。操作人員采樣、巡檢時應配備便攜式有毒氣體檢測報警器。
所以,具體問題具體分析,不管是可燃還是有毒,結合現場實際情況來合理安裝。
可燃氣體檢測(報警)安全管理規定
1、報警器(探頭)的安裝率、使用率、完好率應達到100%。
2、報警器(探頭)的功能、結構、性能和質量應符合國家規定要求,達到安裝現場及現場檢測所要求的防爆等級。技術先進,質量穩定,反應靈敏,便于維修,受其它氣體的干擾小,受溫度、濕度影響小,符合國家或行業標準規范要求。
3、安全管理部門,使用部門要認真制定報警器(探頭)的管理、檢查、報廢、更新、停用及驗收制度,定期檢驗和標定制度,維修保養和檢修制度。
4、崗位操作人員必須熟悉報警器(探頭)的性能、原理,并能熟練操作。
5、在報警器(探頭)使用和管理中,由于玩忽職守造成事故或損失的公司和個人,視其情節給予嚴肅處理。
6、建立報警器使用、校驗和維修保養記錄,加強管理。
高純氣體管道配管
所有高純度、高潔凈的氣體均需通過管路輸送到設備用點(POU),為了達到工藝對氣體的質量要求,在氣體出口指標一定的情況下,則更需重視配管系統的材料選用和施工質量。除取決于制氣或凈化設備的精度外,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管路系統諸多因素的影響,因此,管材的選取應恪守相關行業原則,并在圖紙中注明管道材質。
管路的材質則依使用的需求進行選擇,若為制程用的反應氣體則選擇高等級的316L EP管,經電解拋光(Electro-Polish)處理,耐腐蝕,表面粗糙度低,Rmax(maximum peak to valleyheight)約為0.3μm以下,其值遠低于經過光輝燒結(Bright Anneal)處理之316L BA管的0.8μm,因平整度越高越不容易形成微渦流,而將污染粒子帶出。316L BA管則常使用于和芯片接觸但不參與制程反應的氣體,如GN2、CDA。管內表面粗糙度是衡量管材質量的標準。粗糙度越低,其顆粒攜帶可能性大大降低。另一種未經特殊處理的AP管(Annealing & Picking),則用于不做為供氣管路的雙套外管。